翥云文化| 上个世纪在嘉定消失的行当(上)

2019/8/23 13:39:21

WDCM上传图片

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个变化,涉及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思想领域等诸多方面。这些领域的变化,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上述各个领域的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深层次的变化所致。所有这些变化,导致了社会产生一些新的行当,同时使一些原有的行当、行业消失消亡。

今天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的立场,回顾一下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些变化变革呢?首先是满清政府的灭亡,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结束了。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之初的事情。伴随着封建制度的结束,不仅仅是满清政府的灭亡,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思想领域到生活习俗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为以后的一系列变化种下了因缘,创造了条件。依附于旧社会旧制度的一些行当随之消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同样使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嘉定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某些行业行当在嘉定消失。另外一部分行当行业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取代,因而消失了。应该说明,我这里所说消亡的行当,其中有一些行当,仅仅在嘉定地面上消失,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消亡,如漆作、船匠,使用生漆作涂料或粘合剂,在嘉定区的范围内,没有这个行当,在外地还有一部分专业人士从事生漆方面的技术工作;造木船,在嘉定绝迹了,外地某些地方还是有的。

现将我所了解的上个世纪在嘉定消失的行当,胪列如下:

 

轿夫·轿行

轿子是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朔到汉代以前。早期的轿子主要用于山间,使用场合极为有限,直到唐代并不普及,北宋时期如王安石等人还认为坐轿子是以人代牛马而排斥非议。直到南宋开始,才作为文官的出行工具,到明清时代在民间普及。嘉定在此时也才有了职业的轿夫。轿夫的社会地位很低,开始时多依附于官府或富豪之家,后来有了轿行,一部分轿夫受雇于轿行。

民间的轿夫多为两人抬,轿夫只要有足够的体力,略作训练,步伐稳当,都可以从业。到清末民初,由于民主思想在社会上普及,更由于黄包车的传入,轿子作为正常的陆行工具,迅速蜕变为结婚时女方乘坐的礼仪排仗,通称花轿,此时的轿行,也多兼营“茶炉子”的业务。所谓“茶炉子”,是指在婚丧喜庆活动中供应茶水、茶具及相应服务的工作,包括出租台、凳家具,台子上的茶食水果,现场接待等一系列杂务。到后来花轿停用,一部分轿行就转化成专业的“茶炉子”。“茶炉子”其标志性的器物是一只直径达到一米左右的紫铜(或白铜)茶壶,下面一只柴爿炉子兼做支座。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文明结婚”新式结婚逐渐普及,“花轿”彻底不用了,轿夫改营它业,其中一部分改成黄包车夫。

 

塾师

 中国向有重视教育的传统,除了官学之外,民间有大量的私学,称为“私塾”。官学中的教师正式职务是教谕或教授,民间都称作“学老师”,私塾中的老师称为塾师。私塾产生的年代,虽然早于科举,但是科举制产生后的1300多年来,所教的内容主要是配合科举考试,为青少年参加科举考试打下基础,因此重点是初级识字课对及四书五经,学习作诗。有一部分私塾主要针对贫寒子弟、农家子弟,是在农闲时或冬闲时上课,称为村学、冬学,有的以家族为单位组织族内子弟上学称为家学或家塾。村学、冬学类似现在的业余学校、扫盲班,一般只教识字、算数技能(珠算为主)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千家诗》之类的“蒙书”。这类村塾,教学目的一般不在科举而在于实用。塾师大多为秀才出身或落第秀才,极个别塾师是举人出身而留滞在塾学者。

上个世纪初,嘉定开始出现“新式学堂”,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私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与新式学堂不同,因此在私塾消亡之后塾师很少变为教师,大多是改营它业或宅在家中吃老本。在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嘉定县境内新式学堂兴办得比较早,私塾的消亡也比较早,大致上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大量消亡,到抗日战争后期在嘉定乡间也已绝迹。而在上海市内,上世纪四十年代还有个别私塾存在,在偏远山区,我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私塾存在。早期的教化嘉定之名,即指新式小学的兴起之早、之盛。

 

3黄包车夫·车行

黄包车最早由日本传入,所以外地多称“东洋车”,在京津地区普遍称为“洋车”。清代末期光绪年间在上海市区已成为常见的代步工具。老人们回忆,最早在1919年有个叫邱子俊的老秀才从上海购进淘汰下来的老式黄包车在嘉定出租,每班租费五角。这些老式的黄包车,车轮是木轮盘外包实心硬橡皮圈,在嘉定弹街路上跳得很厉害。到抗日战争之前,嘉定的各个集镇也先后有了黄包车,此后凡是有泥土路的地方都能见到黄包车,车轮都已改为充气橡胶轮胎了。

 

到六七十年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黄包车被三轮车、自行车所取代。在整个五十年代,在嘉定各集镇上曾有过一批专职的自行车载客载货者,社会上通称为“踏脚踏车的”。当时的客观条件是农村中有富余劳动力,城乡间公共交通尚不发达,于是每个集镇中有一二十人的自发形成的以自行车为工具的松散组织,到六十年代初,公社加强领导,这些人大多数安排到社办企业,营业性的自行车载客者昙花一现而消失。

 

脚担

 专业挑夫,嘉定人谓之“脚担”,他们的工具就是一根扁担,一副太平络。太平络今日已难见到,它是与扁担配套的专门工具,一个多股竹簚编成的圆圈,直径约30厘米,系上两根160厘米左右的粗麻绳,四个绳头均匀结系在竹圈上。有了这样的工具,无论硬的软的圆的方的东西放在上面,都能安全可靠地挑着走,所以叫做“太平络”,或叫“络子”。

旧日在每个集镇上往往有三五成群的“脚担”在街边等候着,等候有主雇来招呼生意,可能是短途接驳,把集市上买的东西挑到船上外运,或者从船上把货物挑到商号里,也可能是比较长途的,从集市上把货物挑到指定的地方。当时的交通条件,很多道路都未修成,只能在田埂上走,脚担自有其生存环境。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一方面是组织闲散劳动力参加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道路状况改善,并且有运输合作社的组织,使这种个体性质的“脚担”自然绝迹。

 

“老娘”

接生婆,又称“稳婆”,为古代所谓“三姑六婆”之一。嘉定人都称之为“老娘”,是“老法接生”的专业人员,通常是母女或婆媳相传授,有一定的专业接生经验,但是遇到难产往往拙于应付。在医疗条件较差的时代,嘉定城乡都赖“老娘”接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嘉定开始有西医产科医士但人数非常少,五十年代农村普及卫生院,“老娘”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到六十年代,除非特殊情况,多不再请“老娘”来接生了。

 

仪梳娘

民间传统的“美容师”兼半个礼仪师。主要在姑娘结婚时梳头、化妆,扶持新人上轿、下轿甚至进入洞房。家境比较富裕人家的女眷,平时“出客”、“过年过节”也有请仪梳娘来打扮者。仪梳娘不但对女性头面的化妆、发式打扮精熟之外,还对举止服饰进行指导。

仪梳娘还有一项基本技能是 刉(音JI)汗毛与修眉毛。旧日风俗,女性在化妆之前,必须把脸部的汗毛去掉,方法是用手绷紧两根绞着的细线,贴着面皮来回“ 刉”,绞着去除汗毛。随着社会风俗的改变,结婚仪式的改变,至上世纪六十年代,社会上已不见仪梳娘的行迹了。 

 

刨花师傅

用梧桐树干截成50厘米左右一段,去皮后刨成“刨花”扎成小捆出售,专供妇女梳头时沤成“刨花水”使用。刨花水略有粘性,其作用相当于头油而价廉。五十年代流行短发、烫发,刨花师傅失去市场而改营他业。

 

绩布娘子

嘉定历史上盛产棉花,家庭中普遍是男耕女织,无论城乡冬夏,总可听到轧轧机声。妇女除了家庭副业、农业之外,还有一些专门在家中专业绩布或从事雇佣性质的“绩布娘子”,上世纪初又有一批织毛巾的专业户及厂商诞生,到三十年代成立了嘉丰纱厂和几个毛巾厂,这些厂中大量使用女工,人们习惯上常把这类纺织女工叫做“做厂的”,也有叫做“绩布娘子”的。五十年代初,纺织工会的工人有五六千人。到八十年代,国家体制改革,这类工厂相继歇业或转产迁出,大部分纺织女工下岗,只剩一家毛巾厂,采用现代化生产,产量不少而工人甚少,是为现代纺织工人,“绩布娘子”已无人说了。

 

染匠·染坊

嘉定在历史上盛产棉花,男耕女织,织出的土布需要印染,印者印花,染者染色,因此派生出一个印染行业。史载宋元时期安亭镇、嘉定镇一带的蓝印花布十分发达,但这个行当到上个世纪已经衰微,只有部分地区的家庭在维持,似乎不能称为一个像样的“行当”了,然而加工染色的“染坊”却仍然很兴盛,不但城内有几家,每个街镇的街市上都有若干家。

传统的染色工艺比较简单,主要是一口大锅煮色,把成扎的布投下锅煮透即为染色了,然后捞起来有规则地摺叠,挤干,最后摊开晾晒即成。关键的一道工序是煮色,需要经验与技术,由染匠师傅掌控,染料下锅之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技术和经验。过去使用的都是天然染料,主要是靛青与茜草,靛青由蓝草沤制成,蓝草在嘉定又称青秧,是染色中最主要的颜料。茜草是红色染料,但是不太鲜艳。折叠、挤干由踹匠完成,主要工具是石元宝与木辊,这道工序技术含量不高但需要重体力,在我们嘉定大部分由外来人员承担,不少是绍兴人。

染坊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遭到二个方面的“挤压”,一是“洋布”逐渐挤占土布市场,嘉定的传统纺织大大萎缩;二是西洋染料进入中国,形成了以西式工艺操作的“染店”。染坊在逐渐萎缩的困境中一方面吸收西方工艺与染料来维持,另一方面接受小件零星布料乃至旧衣服翻染等业务,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的染坊都消失了。

 

10 锡匠·锡作

锡器,曾经在嘉定人的生活中占着一定的地位,日用品中的茶具酒具如茶壶、茶叶罐、茶杯茶盏托,酒壶、汆筒,及杂件如水烟筒,蜡签以及奖杯、“银盾”等,还有一些装饰件,都有用锡制品者。由于锡的化学物理性能比较容易加工,外观也比较美观,在嘉定及一些大的集镇上都有锡匠、锡作、锡器店。但是锡器不耐久、不耐用,用锡做日用品并不适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被钢铝制品、塑料制品等替代,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退出商品市场,现在只能在古旧市场上见到零星锡器制品了。

 

11 石匠·石作

嘉定当地不产石材,但到处可见大小河道上的石桥石驳,还有建筑上用的石构件如阶沿石、石鼓墩(柱础)、石门套等,以及一些石制的生活生产用具,因此,嘉定城乡过去很有一些石作、石匠。如果不算开采石材的开山匠,石匠行业中传统上还有三个分支:一、通常说的“石匠”,包括造桥、建石驳和上述的一些构件。二、雕花石匠,专营比较复杂的石质圆雕、浮雕作品,比较常见的是石狮子,还有要求较高艺术性的石雕石刻件。三、细石作,主要是大小各类石磨。技术关键在“碓”,有的用于牵(磨)豆腐,有的用于牵(磨)砻糠(给谷物去壳),有的用于“牵粉”(磨细面粉)。

 

过去在嘉定,石匠很多,细石作不太多,开山匠与雕花匠则一个也没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多数石匠组织到农桥队中,后来随着石桥工程减少等原因,石匠后继无人,至八九十年代,人亡艺绝。现在嘉定有好些经营石作业务的办事处与业务员,但都不是嘉定人,也不是独立经营,没有固定的石匠石作在嘉定长期逗留。

 

12 弹街匠

嘉定城镇上乃至乡间,过去都有用碎石铺成的弹街路,就是用不规则的像小孩拳头大小的碎石铺成的路面。这种路面的石子,在冷兵器时代作为“炮弹”使用,称为“弹石”,从宋代一直使用到清代。到近代,使用洋枪洋炮,这种碎石成了采石场中的废料,但“弹石”之名一直保留了下来,所以这种路面称为“弹街路”,或称“弹石路”,在外地,也有称作“弹硌路”、“弹格路”、“蛋石路”者。

建造弹石街虽然比较简单,但也要有一定的专门技术,还要用一种专用的工具——鹤札。过去成为专门的弹街匠,也需要拜师学艺。在嘉定,据我调查,上世纪全盛时期,大约有上百人,有三个师承系统,还有一些零星的匠人,某处有较大的工程,相关的匠师还会相互招呼,共同承担施工任务。嘉定的弹街匠在四十年代还曾经到昆山、太仓承包筑路工程,并吸收当地同行一起施工。1981年上海市在“文革”之后恢复评定技师职称,嘉定有一人是家传弹街匠出身的技师,但因长期没有施工任务,弹街匠这一行当转营市政道路施工了。

 

13 雕花匠·雕花作

木工的一个分支,专门负责建筑构件或家具的雕花。一般简单的建筑花纹或家具纹饰,大木作(建筑木工)小木作(家具木工)均能自己完成。雕花匠所经手者,都是精细复杂的造型,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与雕刻技术才能胜任,所以嘉定俗语中有“看他不像样,倒是一个雕花匠”的说法,形容一个人外表平常而具有高超技艺。嘉定的雕花匠原本不多,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先后转业。近年来嘉定有几家新型的家具制造厂,偶然有聘请雕花匠参与高档家具的制作,因产量不大,这些外来雕花匠都是短期参与,做完一批雕花活儿就离开了。

 

14 圆作·箍桶匠

木工中的一个分支,专门制作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木容器,如提桶、吊桶、脸盆、脚盆、马桶、粪桶、浴盆、立桶之类。把木材加工成圆形、椭圆形的器具,且要求密封不漏,需要专门的技术专门的工具。制作这类木器的专业技术人员称箍桶匠。经常是师傅带了徒弟边制作边出售,是为箍桶店。

 

上述各种木器具中,最早被替代的是木脸盆与铜脸盆。上世纪三十年代嘉定人西门黄氏率先在上海开办中华珐琅厂,生产搪瓷器皿(当时搪瓷称珐琅),其中重要产品即为搪瓷脸盆。在四十年代,嘉定城内及部分集镇中即流行搪瓷脸盆,至五十年代,搪瓷脸盆在乡间普及,木脸盆被视为“老古董”了。后来由于塑料制品的普及,脸盆为搪瓷、塑料平分秋色。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塑料工业取得重大发展,塑料日用品逐渐普及,加上圆作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对木料的要求也比较高,木材的价格又日益上涨,一部分木器改用塑料制品。另一方面生活条件的改变,饮水不用井水,吊桶自然淘汰;洗衣服不去河边,提桶也不用了;居住条件的改善,冬天小孩用的立桶(又称暖桶)也不用了。马桶、粪桶虽然曾经一度有过塑料制品,未待流行,都淘汰了。浴盆木制品有正圆形和长圆形两种,至今只有极少数偏僻之处尚见使用,过去还有一种带脚的脚盆,五个脚,盆底离地三十多厘米,制作技巧较高,特别适宜于姑娘缠脚时使用。但箍桶匠已经没有了。这些木制浴盆还有少数脚盆,用坏也就完了。

 

15 白木作

亦称方木作,木工中的一个分支,专门制作棺材。我们国家五十年代开始提倡火葬,加上木材原料逐渐紧缺,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不允许使用棺材,棺材店全部关门,白木作匠师都转营它业了。

 

16 船匠

木工中的另一分支,专门制造木船。嘉定作为江南水乡,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造船厂,每个船厂都有一批造船匠师。由于交通条件改变,汽车运输逐渐普及,五十年代部分船厂关并,船厂减少。至六七十年代,因木材缺少开始试制水泥船,到八十年代,嘉定境内制造木船的船厂都结束了,船匠自然在嘉定消失了。

 

17 解匠

又称解板匠,把原木剖解成木板或枋子,为大、小木作提供半加工材料(圆作除外,圆作只把原木截成一定的长度,由圆作师傅自己解成带有一定弧度的弯板)。解匠所用的工具为两人对拉的大锯,又称“龙锯”。解板的工艺技术含量低而劳动强度大,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为电动的带锯所取代。

 

18 漆匠

天然漆的调制与涂刷,有一套特殊的工艺和工具。嘉定本地不产天然漆,原料仰赖南方闽粤地区,故嘉定方言谓之“广漆”、“生漆”。广漆之用,在嘉定一为少数较高档之传统建筑上,二为竹木器具之表面装饰。漆匠除具备调制生漆的全套工艺,还应具备糊底与描金的技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述二者均无作业,人亡艺绝,部分从业者改为油工(油漆工),但是工具、材料、工艺都不一样。

 

19 “钉碗的”

家家户户都要用瓷碗,瓷碗质地硬而脆,一不小心就可能摔碎。现在我们遇到摔碎的瓷碗,碎了就丢了,可是在过去,碰到瓷器碎了,只要碎块能拼全,通常会花上几分钱请“钉碗的”来拼合钉牢了继续使用。

钉碗的工艺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个专用的扶钻。所谓“专用”就是钻头上有一颗小小的钻石,利用这颗钻石的硬度,在碎碗的两个碎片处钻上距离一厘米左右的一对小孔眼,深度约一毫米,然后用相应的铜质蚂蟥鎝连上,3到4厘米一个,按碎片断口长度一一钉上,这个瓷碗就可以继续使用了。其他瓷器如盖碗、瓷缸都是如此。

 

从事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都是江西人,所以有“江西人钉碗——自顾自”的歇后语。他们走街串巷,背个口袋或褡裢,内中就放着扶钻与一把小蚂蟥鎝,口中叫着“钉碗嗷”以招揽生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农村中有剩余劳动力,也有人从事此项职业。但“文革”之后,就不见了“钉碗的”人了。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人家不耐烦使用钉过的碗了,另一原因是人工费用提高,无人愿意从事这项低报酬的职业了。

 

20 补缸甏

与“钉碗的”相仿,过去还有“补缸甏的”,北方称为“锔大缸”。其原理与形式都与钉碗相仿,只是缸甏一般尺寸较大,而且碎口处往往有碎屑散落,因此补缸甏时需要用尺寸大的铁制蚂蟥鎝,拼缝处用铁屑拌盐卤制成的胶泥涂上防漏。现在“补缸甏的”与“钉碗的”同样一起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