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5 16:18:48
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
27件“国宝重器”、镇馆之宝
《国家宝藏》纪录片拉开了夏日纳凉
是什么让高冷的博物馆
成为众多粉丝的“打卡目的地”
本期寻宝活动主角来自集荆楚文化大成的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
一炳800多克的“王者之剑”
聚着勾践的气魄、隐忍、坚韧
劈开了春秋和战国......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的军队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杀,越军大败。在献上了绝世美女西施后,越国的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他任用贤臣,发展生产,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藏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诗仙李白传唱千古的《侠客行》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侠客手执宝剑,快意恩仇的生动景象。而在武侠小说中,侠客们行侠仗义大多也离不开手中的宝剑。“剑与侠”成为一种相生相伴的符号定格在不少人的脑海中。伴随着越王勾践剑的出土,这种似乎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的虚幻情景也渐渐走向了现实。
剑身历经千年而不腐,出土时寒光耀目,毫无锈蚀,剑刃锋利,20余层纸一划而破。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因剑身经过硫化处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研人员发现硫的存在反而助长了腐蚀的发生。现在认为,千年不腐,一是因剑身所含的铅较少,二是剑身所处的墓室环境较好(与上图中M1头厢109号同属一个墓室),三是越王勾践剑出土时带着剑鞘。
这是越王勾践剑的复原图,是不是被惊艳到了呢?白金相间,金光闪闪。没错,所有的青铜器,在它刚刚铸造时,都是金光闪闪般,今日之色,乃是经千年腐蚀而成的。
每一期的故事都动人心弦
国宝的前世今生,被演绎的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看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叹今生传奇文化瑰丽
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每次来可以看到不同的国宝故事,纪录片中演员们专业的表演,将国宝文物本身"演活了",意犹未尽,在回答问题的环节,以小奖品的形式给予他们观看纪录片中认真程度的奖励。
让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切身感受到中华上下五年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博物馆的"寻宝"体验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历史文化,体验文化触摸历史,唤起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也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信息来源: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