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川故事 | 百年沧桑的陆氏住宅

2019/2/28 16:01:31

WDCM上传图片

陆氏住宅  2017年2月  朱华东摄

出西门吊桥直行,过项泾桥右转,北行百余米,即是黑水河。此处有小桥流水,烟树人家,修竹成荫,绿野在望。刚刚走过热闹繁华的西大街,顿觉一股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过黑水河西行,同样是一条弹硌路,约二十来步,见一埭三间不高的平房,正中间四扇平门,左右皆是一门一闼。它与周边的房屋相比,并不出挑。

WDCM上传图片

▲陆志祥宅在西门外位置

然而进屋就会发现,从墙门间通往天井竟然有三道门,让人有重门掩映、庭院深深的感觉。墙门间的上方搭出一个供奉祖宗牌位的家堂,每逢初一、十五,主人都要上香礼拜。两侧各有一扇边门,东侧通往外间的柴房和里间的厨房,西间供平时出入之用,非有大事一般不开正门。

 

天井正中的弹硌地面嵌有铜钱元宝图案,边上放着几口大缸,腊里用于腌制咸菜。推开两扇黑漆的墙门,里面又是一个天井,回望单檐歇山顶的墙门头,是“厚德载福”四个大字。

 

这里才是主人日常起居之所,房屋高大轩敞,地面皆由石板铺成。客堂有门八扇,中间六扇两两对开。正房和东西厢房的山墙都是“观音兜”造型。门窗墙面虽不事雕饰,然一梁一柱,一砖一瓦,在在体现着主人冀以家宅永固的用心。

WDCM上传图片

▲陆氏住宅外墙面的观音兜  2017年2月  朱华东摄

里天井的东南角有一口水井,花岗岩井圈上,刻着“陸志祥”三个字。在没有自来水的从前,每天从井中打水,都会看到刻在井圈上的名字。也许主人想以这种方式告诉后辈当初白手起家的艰辛和建造这座住宅的不易。

WDCM上传图片

▲刻有“陆志祥”文字的石井圈  2017年2月  朱华东摄

陆志祥,罗店人,自小父母双亡,在上海曹家渡的鞋店里当学徒。穷困的他直到30多岁依然孑然一身,老板怜他孤苦,送了一爿鞋店给他经营,从此也算有了自己的产业,得以娶妻生子。

 

靠着勤劳和手艺,陆志祥制作的钉鞋畅销沪上。钉鞋外形跟传统的布鞋相似,面子和鞋底一般用厚布缝制,一遍一遍地刷上桐油,表面呈黄绛色,已完全看不出布的颜色和纹理。鞋底钉上如半截莲子模样的铁钉,一般是八颗,前掌五,后掌三。防滑、防水的钉鞋是市民百姓雨天出行的必需装备。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转眼到了1920年代。家道逐渐殷实,儿子也慢慢长大,年届半百的陆志祥开始考虑起儿子的婚事和自己的安身之所。项泾河西、黑水河北的这块宅基地,既得市井之便,又有田园之气,正符合他的进退之道:进可以把市区的生意做大,退可以躬耕垄亩,守着一亩三分地衣食无忧。他当即决定在这儿建一座住宅,并在附近购买了二十多亩农田。

 

二十世纪的中国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个人的命运随着时代的惊涛骇浪、激流旋涡挣扎浮沉。陆氏住宅落成的喜悦很快被生意一落千丈的阴云所笼罩,来自东洋的橡胶雨鞋以其物美价廉,一打入中国市场,就迅速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钉鞋。正当陆志祥苦苦支撑的时候,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战争爆发了。最终他停掉了市区的生意,回嘉定西门外居住。任凭门外时局变幻,偏处一隅的陆志祥,靠着一家人的辛勤耕作,得以安度晚年。

WDCM上传图片

陆氏住宅内部一景  2017年2月  朱华东摄

建国之初,这里办过幼儿园,开过食堂,门前的黑水河因挖防空洞而被填没。特别是在“破四旧”的时候,家堂作为封建迷信的象征首当其冲,墙门上的歇山顶也惨遭毒手,两扇黑漆墙门从此不知去向,只剩下石条砌成的门框,门臼和门闩孔俨然。

 

改革之后,随着旧城改造的进程,这里是规划中的高昌路延伸段,陆氏住宅将面临拆除。幸而这一规划最终只停留在规划阶段。然而,两侧已经按规划造起了楼房。打地基时左右夹攻,使老宅备受冲击,屋梁倾斜,墙体开裂……

 

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多高宅大院,倏忽间已几易其手。然而这里一直都有陆氏后人居住,整座老宅历经百年沧桑,依旧气象森森,让人不得不佩服陆志祥的眼光。

 

如果他当初把住宅建在自己的家乡,素有“金罗店”之称的罗店镇,那么在“八·一三”日寇小川沙登陆,一路西进的时候,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

  如果他当初把住宅建在嘉定镇的东大街或是南大街,那么在老街改造的时候,也已被新式仿古建筑所取代。

WDCM上传图片

住宅墙面一角  2017年2月  朱华东摄

西大街终究是要改造了。2017年2月18日,陆氏后人聚在老宅,拍下了一张全家福。阳光穿过天井,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脸上洋溢着笑容。然而那笑容只是为了配合照相,并不代表他们此时的心情。回首这座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年老宅,那些欢笑和哀伤,那些相聚和别离,那些逝去亲人的音容笑貌,依然散落在各个角落。

 

陆氏住宅已被政府收购,也许将来它能恢复旧貌,供人参观。经历了百年沧桑,希望下一个百年,抑或是更长的时间,都能够平安度过。那么井圈上的名字也能跟着一起,长久留存。

   选自《疁城文博》2017年第一辑,2017年7月;作者:戴军军;配图:朱华东摄影、徐征伟提供;编辑:陈蓉

 信息来源:嘉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