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成功之道

2018/6/25 16:38:53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

钱学森图书馆一直尝试为公众解读钱老的成功之道。

 

6月23日下午,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员、展厅“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展览“科学与艺术的天籁之音——钱学森与蒋英事迹展”、“科学先锋,和平卫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钱学森”的核心策展人之一汪长明老师分享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及观点。通过走近“双一流”教育、“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航天之路的起点”、“学术民主”、“科学与艺术的早期结合”、“尺素情怀”、“书山万仞”、“思想宝库”等8组展品,解说展品背后的故事,阐述钱学森的成才之路。

 

■ 引

都说一个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就一个民族而言,教育是根本;其实,就一个人、一个人的人生而言,希望和根本同样在教育。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教育的人生会是怎样的人生,我们同样很难想象接受好的优质教育与接受差的劣质教育会有着怎样的差别。

 

■“双一流”教育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双一流”高校,而对钱学森来说,他也有着自己的“双一流”教育:一流的家庭教育和一流的学校教育两个方面。

教育是学校给的,也是家庭给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尤其是父母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无可替代知识、思想与价值观启蒙。如果说钱学森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幸运的,那么,他更幸运的是,他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父贤母慧的家庭。虎父无犬子,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毕业于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任职。是父母在钱学森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自古立志在少年,正是父亲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母亲的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指引了方向,也启蒙了他早期的科学志向和人生追求。

 WDCM上传图片 

展品:钱学森求学简历表

这是钱学森从小学到博士阶段就读学校基本情况:北师大附小(今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北师大附中、交通大学、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说他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一点也不为过。即便在今天,这些学校的名字依然如雷贯耳。他们的办学特色、办学质量享誉海内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者说办学特色,那就是:

专家治学(大、中、小一贯,中本贯通,教书育人与著书立说一体)

鼓励创新(个性发挥与潜力释放,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多元教育(通识教育+全人格教育+超前教育)

不唯分数论(全面发展;人才评价标准多元化)

国际化办学(双语教学;引进西方教材;东西交融的知识培养体系)

 

■“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展品:北师大附中七位老师

钱老晚年曾列过一份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17位长者的名单,其中有七位来自北师大附中。

 WDCM上传图片 

林砺儒:钱学森的伦理学老师,著名教育家,历任北师大附中主任(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教育部副部长;倡导全人格教育办学理念。著有《文化教育学》《伦理学要领》《教育哲学》《教育危言》等。

傅种孙:钱学森的数学老师,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师大附中教务长、副校长,创办《中国数学杂志》(今《数学通报》)并任总编辑。著述颇丰,编写的《初中混合数学》发行量达数万册。

俞君适:钱学森的生物老师,曾任南昌大学生物系教授。

王鹤清:钱学森的化学老师,教务主任兼数化教员,著有《高级中学化学》、《高中化学实验》、《初中化学》。

李士博:钱学森的矿物学老师,编写的《初中植物学》《初中动物学》《初中生理卫生学》为全国普遍采用。

董鲁安:钱学森的国文(语文)老师,先后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河北省立天津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北京私立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著有《修辞学》 。

高希舜:钱学森的美术老师,教育家、画家,曾参与创办京华美术学院,任院长兼教授;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兼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这样的教育为什么让钱学森终身难忘?

综合以上7位老师,会发现当时的北师大附中有着教授执教(6位教授,3位校领导,最佳师资配置);专家型教师(编写教材、出版著作;其中3位是教育家);创新教育理念3大特色。

北师大附中自其前身五城学堂(1901年创办)起到1930年,据不完全统计,有25位教师出版了自己的学术著作(这7位老师共编写12部),历年自行编写出版教科书23种,有的成为全国通用教材

1955年底,钱学森回国不久就到这所阔别20多年的母校看望老师。用钱学森的话来说,在北京师大附中的六年,“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钱学森还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WDCM上传图片 

展品:1981年11月2日,钱学森参加北师大附中80周年校庆并讲话

这是钱学森一生中唯一一次专程参加母校校庆活动。

 

■“航天之路的起点”

  WDCM上传图片

展品:《火箭》一文

钱学森人生中有五次重要的选择,其中有一次就发生在他大学期间。

在交通大学求学期间,钱学森将人生志向从实业救国(铁道机械工程)转向航空救国,并进行了不懈探索。在赴美留学之前,钱学森先后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6篇是关于航空与火箭研究的论文。由此完全可以说,交通大学是钱学森踏上航天之路的起点。

这6篇论文是:《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1933】、《航空用蒸汽发动机》【1933】、《最近飞机炮之发展》【1934】、《飞行的印刷所》【1934】、《火箭》【1935】、《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1935】(另一篇为《音乐和音乐的内容》【1935】)。

其中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钱学森科学敏锐性的是《火箭》一文,在20世纪30年代,火箭作为人类征服天空的一种飞行工具,还停留在科幻阶段。在《火箭》一文中,钱学森讨论了火箭上升的原理,对火箭燃料的性能、技术及安全等因素做了对比分析,还提出了三级火箭、火箭飞机、借助火箭进行星际航行等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有些在今天看来仍然遥不可及的设想。后来火箭技术发展的实践证明,钱学森当年的预测完全正确。如果说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那么,就他个人而言,第一块基石就在这里——1930年代的交通大学。

这篇论文既反映了钱学森一贯倡导的科学研究要大胆创新、大胆假设的思想,又处处闪耀着科学浪漫主义色彩,钱学森开篇即写道:

  你在一个清朗的夜晚,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渴望而不可接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他还极富前瞻性地指出,“现在是天空的时代”;“这个小玩意是征服空间,征服宇宙的开端”。我想这样的语言风格也体现了钱学森一贯提倡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等学术观点。

 

■“学术民主”

 WDCM上传图片 

展品:冯·卡门与钱学森的学术辩论

情景描述:

在一次学术讨论中,钱学森和他的导师冯·卡门发生了争论。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退让,这令冯·卡门十分生气。他把钱学森拿给他看的论文稿往地上一丢,拂袖而去。但这位闻名世界的权威是崇尚真理的,事后想想在那个问题上是自己不对,于是第二天早上亲自爬了三层楼梯,来到钱学森工作的房间,带点鞠躬的样子向钱学森道歉:“钱,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我错了。” 冯·卡门的博大胸怀令钱学森十分感动,并终生不忘。钱学森回国后,一直极力倡导在学术上发扬民主,并身体力行。

 

亚里斯多得曾对质疑他背叛导师柏拉图的人说过一句流出至今的至理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师徒关系中,学术原则与学术感情产生交锋、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当二者既不可避免又不可兼得之时,是放弃学术原则还是舍弃学术交情,这是很多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无论对冯·卡门还是对钱学森而言,都充分体现了一位学者难能可贵的坚守,他们坚守的都是“学术至上”、“个人感情服从学术本真”这一宝贵法则。

这件事其实反映的是两个问题:钱学森在坚持原则面前的“当仁不让”与冯·卡门同样坚持原则的“理性回归”,这是两代空气动力学大师之间难得的一次正面交锋。另外,这则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钱学森的学术能力在导师冯·卡门心中是与自己并驾齐驱的位置。

 WDCM上传图片 

展品:钱学森与冯·卡门在一起

 

■“科学与艺术的早期结合”

很多人在提及钱学森的音乐造诣时,总是不忘他的夫人蒋英教授,认为是蒋英教授带钱学森走进了艺术的殿堂。事实上,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在蒋英教授的追思会上曾经说:

  我父亲和我母亲最初是由对音乐的共同喜好走到了一起。我父亲小的时候,我爷爷提供机会,教我父亲在学习理工科课程同时接触一些艺术,譬如学画画、学吹奏一些乐器、学摄影等等。经历了几种艺术形式的学习过程,他最终选择了音乐,将欣赏音乐作为他最喜爱的艺术形式。”

 

 WDCM上传图片 

展品: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时期管乐队合影

事实上,钱学森堪称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典范。他的艺术生涯分为四个阶段:

1、1917——1935:科学与艺术的启蒙;

2、1935——1947:科学与艺术的熏陶;

3、1947——1982:科学与艺术的联姻;

4、1982——2009:科学与艺术的升华;

1982年以来,钱学森关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术论述、论著陆续刊登,他提出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激荡与互补,同时也注重从弘扬传统文化、文化强国的高度看待个人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WDCM上传图片 

对于钱学森的早期的艺术经历,从幼时父亲送他拜师国画大师高希舜,学习国画和水彩;到交大时期,主动参加交大学生社团——管弦乐队、雅歌社、军乐队、口琴会,提高艺术修养,展示艺术才华;再到赴兰心大戏院观看高雅音乐会,课余与表哥章镜秋等友人外出摄影。

 WDCM上传图片 

1935年2月,钱学森在《浙江青年》杂志发表《音乐和音乐的内容》,谈如何欣赏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并阐述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1935年8月,钱学森在《音乐教育》杂志第8期发表《机械音乐》一文,谈“机械音乐的美的价值”、科学与艺术、技术与感情在器乐上的结合与表现等。钱学森指出,在表现声音方面,机械音乐比一般音乐(声乐)更胜一筹。这些在当时看来颇为另类的见解,在人工智能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今天,已经司空见惯,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尺素情怀”

 WDCM上传图片 

图为汪长明老师介绍钱学森书信

钱学森一生写有书信8000封左右,考据来源包括:

一、《钱学森书信》(十卷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3331封;

二、《钱学森书信补编》(五卷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1980封;

三、《钱学森未刊书信》,待出版,500余封;

四、因内容所限不便公开出版的信;散失或遗失在外、无可考证的信札;档案文博机构尚未公开的信札;因涉密不能公开的信札。预计2000余封。

 WDCM上传图片 

有学者经严密考证和仔细研究后得出结论,钱学森书信树起了一座“书信史的丰碑”。原文如下:“钱学森书信以其巨大的出版数量,丰厚的科学内容,珍贵的亲笔手迹,在中国书信史上矗立起一座丰碑。这些书信既是钱学森学术思想的组成部分,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作者对科学的坚韧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漠视,使其成为几乎不可复制的宝贵的中华书信遗产。

1984-1999年春节期间,写有99封,平均每个春节写6封,每天1封;主要集中在1982-2000年间,共6570天,平均每天1封,且多为学术探讨类。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书信作为人际交往方式日渐没落的社会背景下,一辈子积累下如此海量的个人书信,无论就其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还是社会价值、精神价值而言,在今天看来显得尤为珍贵,能继续选择尺素传书者,更如凤毛麟角,更加难能可贵。

 

■“书山万仞”

WDCM上传图片

展品:钱学森藏书

钱学森畅游学海,博览群书,一生参阅过的书籍、期刊达三万多本(册)。钱学森自己说:“我一直在学习,因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钱永刚说:“父亲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从新的知识里汲取营养。他看书看到最后一天,一直到入院前几个小时都在看报纸期刊,看文件。” 钱学森的“藏书”由钱学森的个人著作、参编著作、个人购买、他人赠阅以及报刊编辑部寄赠组成。说是“藏书”,但对钱学森来说,书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藏的。

钱学森认真看过很多书,钱学森很多书都不“认真”看(有技巧性地阅读);钱学森什么书都看,钱学森不是什么书都看(有选择性地阅读)。

钱学森藏书曾分获1997年北京市“家庭藏书状元户”称号和1997年北京市海淀区“藏书明星户”称号。

 

■“思想宝库”

 WDCM上传图片 

展品:钱学森手稿

钱老晚年曾在与其孙子钱磊的谈话中说到:“如果说二十世纪的钱学森称得上伟大的话,那么,二十一世纪的钱学森将更加伟大。”我们不禁要问,钱学森的“更加伟大”体现在哪里?我想,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个个留有钱学森手迹的文件袋就是承载钱学森“更加伟大”的注脚。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在钱学森图书馆,这样的文件袋更有629袋,共15000多页,20000余份,里面装的是钱学森等手稿,内容涵盖系统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地理科学、自然科学、军事科学、建筑科学等几乎各种学科门类,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每个文件袋上的题名是钱学森根据内容进行学科分类亲笔书写的,浓缩着他一生尤其是回国以后的深邃思考和学术积淀。

这些手稿是一座科学丰碑、思想宝库,是钱学森图书馆最厚重的家底,说它们是无价之宝,一点也不为过。

 

■ 总结:钱学森精神

【爱国】使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奉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求真】科学就是追求真理

【创新】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

 

 

 汪长明 钱学森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