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嫣一:我在“一大”会址修文物

2018/7/9 17:41:27

来源: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在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一楼展示柜里,陈列着两本薄薄的小册子,纸张微微泛黄,无声诉说着历史。

  这是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首版本和9月再版本。

 

WDCM上传图片

△1920年8月第一版和9月第二版《共产党宣言》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们,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参观过程中,习总书记弯着腰仔细观看了这两本《共产党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多次讲述,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这是“真理的味道”。

 

(了解陈望道的故事)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

  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

——节选自伍正华《信仰的味道》

 

WDCM上传图片

△中共一大会址

 

  如今,参观者隔着厚厚的玻璃罩,仔细观摩着那晕黄纸本背后的澎湃激情,跨越时空与历史相会,那个革命热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仿佛近在眼前。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经过岁月的洗礼,文物原件的纸张早已泛黄发脆,已然不适合再安放于展柜中接受灯光的持续照射,展馆中陈列的这件《共产党宣言》,是一本仿制件。

 

WDCM上传图片

△ 陈列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共产党宣言》仿制件

 

  从纸张到字体,从水渍到磨损,仿制件几乎达到与原件“神形兼备”的程度。而负责这一重要展品仿制任务的,是一位出身于1989年的年轻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保管部的赵嫣一。

  庆祝建党97周年之际,《文化十分》记者来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对赵嫣一进行了采访。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工作中

 

01仿制文物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不足十平方米的文物修复工作室里,一张巨大的红色修复案,占据了房间的大半。

  无影灯下,大大小小的毛笔、毛刷、工具整齐排列,圆形调色盘中是深浅不一的墨色,一台小型色彩分析仪随时“待命”……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工作中

 

  目前,赵嫣一正在仿制一本《政治主义谈》(即陈独秀的《谈政治》),这本书经过了近百年的岁月,边角已经发生了一些破损。赵嫣一从破损处取下一些掉下来的纸屑,对它进行纤维显微分析……

赵嫣一: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纸张纤维大部分是比较长的一些纤维,还有一些纸屑在显色剂下呈现紫色,这是木质纤维。

  这种树皮纤维跟木质纤维的混合纸浆,现在已经很少有地方生产,也很少有人用了。这是民国时期造纸工艺跟材料的选择,跟我们现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复制的《政治主义谈》

 

  为了真实地呈现出原件所展现出来的质感,和它的细节、纹理,进行仿制时需要尽量选择跟原来纸张相同的纤维材质,以及与它原来的工艺更接近的纸张来进行仿制跟复制。

  小小一件文物,想要高精度仿制,往往需要耗费几周甚至是几个月心血。从最开始的采样、数据检测,到材料准备、制造工艺研究,再到着手进行仿制:装订、染色、老化处理……最后进行细微痕迹处理。

  仿制件的各项数据,需要跟之前对原件采样和检测的数据做到最大化吻合。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工作中

 

  仿制件对材料要求极高,工序繁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为什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要下如此大的力气来制作仿制件呢?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保管部主任陈晓明告诉记者:“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一些重要的文献都是用机器制造的纸记载的,这些纸张有个缺陷:里面的酸性物质含量比较高,一些年过去以后,它就会发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保管部主任 陈晓明:

  我们党的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献,要非常好地保护起来,但是现在没有这么好的技术,我们只能是大量进行仿制、复制,来进行替代。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里,80%的文物都是纸制品。这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珍贵文献,若不加以特殊保护,纸张本身的寿命,也就在百年左右,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年。

 

WDCM上传图片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陈列的珍贵文献

 

  2016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共仿制文物32件;2017年仿制55件。这些工作都是由赵嫣一独立完成的。

  这些文物除了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展览,不少还是特意为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外省市兄弟单位提供的文物仿制服务,仿制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书籍,报纸、信件和手稿都有涉猎。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复制的周恩来送给友人的贺卡

 

02在工作中探寻更深刻的意义

  赵嫣一2007年入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由于对文物保护感兴趣,她于2008年开始辅修博物馆学,2011年考入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物保护方向。2014年从复旦文博系研究生毕业后,应聘进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从热门的经济学转到冷门的博物馆学,赵嫣一的这一举动曾让很多人费解,而她自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想在这些文物珍品之中开心地工作着。”

  2014年入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时,赵嫣一接到的主要任务,是文物保护及修复。一年后,赵嫣一接到新任务:仿制文物,用于替换展出。要求“精益求精,以假乱真”。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工作中

 

  她接到的第一个仿制任务,是仿制一本发刊于共产党建党前夜的书,这本书是一级文物,只有几页纸,但是破损很严重,没有办法展出。

  在仿制这本书之前,赵嫣一把内容仔细看了一下,这也是她每次复制文献之前必须经历的一个步骤。随着工作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革命时期文献,赵嫣一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也与日俱增。

赵嫣一:

  当年的这些热血青年、知识分子,他们跳出了自己的生活,跳出了自己的阶级,甚至跳出了他们所受的西方教育的桎梏,他们将自己跟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与痛楚相结合,来探索除了自己之外的问题。

  他们的思索更加地深入,这从他们的行文,从他们的文章就可以看得出来,就是从一种科学论文一样的文章,慢慢地变成了有血有肉、有呼喊有痛苦有深度的文章,这跟我们看论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工作中

 

  在复制文献的时候,在做文物检测的时候,甚至在与文物捐赠人接触的时候,赵嫣一都仿佛是在跟革命先烈交流沟通。在她看来,这些革命时期的文献就像是一个磁场,“我从旁边过,也会被它影响。”

赵嫣一:

  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革命先烈,他们的一些文章、他们的一些书籍,带给我的完全是精神上的震撼,这种震撼是通过他们的文字传达的,它可以经过很多很多年,甚至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去想它要怎么解读,这就是中国文字的魅力。

  当你看到他们真诚的想法的时候,你也会将这个想法代入到你的生活中去,印证一下自己的一些行为、自己的一些决策。

 

WDCM上传图片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参观者

 

  在这日复一日的影响中,赵嫣一对这份工作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复制仿制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不仅对它原件本身是一种保护,而且它也能让这些文物发挥更大的宣传教育的作用。”

赵嫣一:

  通过研究技术难点,研究复制仿制的工艺工序,让我对这些仁人志士当年的革命情怀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通过我们一点一点的努力,能够让这些珍贵文物之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工作中

 

03在细节中找寻文物背后的故事

  仿制,除了要做到将文物的原件完整呈现,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形神兼具”。所谓的“神”,赵嫣一认为:就是还原原件创作人或者持有人的生活痕迹。

  比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的9月版《共产党宣言》,保存这本《共产党宣言》的共产党人叫张人亚,原名张静泉,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的文件和书刊,如今很多都成为了国家级文物。

 

WDCM上传图片

△ 张静泉(人亚)

 

  在这本《共产党宣言》封面的左下角,盖有一枚长方形的印章。

 

(了解张静泉的故事)

  张静泉,又名张人亚,浙江省宁波第一个中共党员,1922年上海金银业工人运动领导者,中华苏维埃政府出版掌门人。在白色恐怖年代,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党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

  1927年年末,一个冬日的午后,张静泉带着一批文件书报,悄悄回到镇海霞浦祠堂后的老家,他将携带的东西交给父亲后又悄悄离开老家返回上海。

  老人家对外佯称张静泉已亡故,为儿子和早逝的儿媳修了一座合葬墓,并把这些文件书报用好几层油纸精心包扎好,藏进张静泉的空棺,埋入墓内。

  为了不被人发现,甚至连墓碑也故意少写了一个“静”字。这一埋就是二十多年。

  解放后,张静泉的父亲一直等不到儿子的消息,自知凶多吉少,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将藏在儿子衣冠冢内的文件取出,嘱托三子张静茂将这批东西还给共产党。

  据《红色中华》记载,张静泉于1932年病故于由瑞金赴汀洲的路上,时年32岁。

  1959年,张静泉之父藏于墓中的这批见证党的发展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一部分被捐赠给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前身——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保存至今,其中就有这本1920年9月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WDCM上传图片

△ 张静泉衣冠冢

 

  这个印章非常隐秘,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隔着玻璃甚看不太清楚,但在复制这本《共产党宣言》的时候,赵嫣一却将这枚印章看得非常重要。

  她希望尽可能地把前人留下来的生活细节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参观的时候,感觉到他们接触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而不只是一本书。

赵嫣一:

  这本书它曾经被某个人拥有过,他的印章,他的爱好,还有他的生活习惯,他不小心滴下的一滴墨水,他奔走在革命道路上留下的时光的痕迹……

  当大家看到这些细节的时候,你甚至可以不用知道这一位先烈他的文章原文是什么样,可以不用知道他有什么样的生平,你从他的这一点点生活细节里面,就可以感觉到好像你的心灵跟他共通了。

  我觉得有时候当你跟一种思想或者一个人,感到心灵共通的时候,才更愿意了解他的故事,更愿意了解他的思想。

 

WDCM上传图片

△ 张静泉保存的《共产党宣言》

 

  对于这枚印章,赵嫣一也有自己的解读:

赵嫣一:

  他选择的这个位置,是在马克思头像的右下角,在马克思衣服西装的下面很难看到的地方,是一个很隐秘的地方。

  这里面就能感受到张静泉同志对这本书的珍视,这是他心目中认为的真理,我的名字不应该掩盖这个真理的光芒,我应该出现在最隐蔽的地方。这体现了他对他信仰的忠贞。

  在文物上发现这些细节,也是赵嫣一的工作乐趣之一。她希望观众也能注意到这些细节,也能了解这些细节背后的故事,“他们如果有像我一样的感受的话,就像分享一个秘密或者分享一种同样的情绪,会让我觉得也有一种成就感。”

 

WDCM上传图片

△ 赵嫣一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04赵嫣一的生活哲学与职业观

Q:仿制文物是一件重复性比较高的工作,你会觉得很枯燥吗?

  赵嫣一:我觉得能够在一件工作之中,精益求精地对它进行钻研,这个也是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我不会认为重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因为重复工作的本身就有它的意义。

  它是对自己的一个锤炼,对自己技术的锤炼,对自己心智的一个锤炼,也是对自己心境的一个锤炼。

  就像一个东西有多面性一样,重复工作它的一面是枯燥,但是另外一面是对你的多种影响,你要从多方面看,对于我来说“重复”不是一个负面的词。

Q:你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工作了五年,基本上是将整个青春都奉献在了这里,对于这段青春,你有遗憾吗?

  赵嫣一:你的这五年也好这十年也好,你不是只有工作,你还有你的亲情友情,在工作中也收获感动,它不是你时间过去了它就过去了。

  我在接触近现代文物的时候,不是说我的时间就献给了这个,不管我献给了什么,我的时光都会过,我都会过到29岁、39岁。

  我的20岁不是为我的30岁做准备,我的20岁做的就是20岁想做的事情,如果我20岁做的事情正好能为我30岁做的事情做一个铺垫,当然是很好的。

  即便不能做铺垫,我也没有任何想法,去为这段时间找个什么意义,或者抱怨它没有达到我的目标,我就是很开心地度过了我这一段时间。

Q:你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赵嫣一:我觉得能够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已经是成功了。我觉得我自己好像也没有很成功,自己心中的失落感其实也有很多,也轮不到我来说成功是什么,我只能说感觉上哪种更幸福。

  我平常会看到那么多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热血青年,看到他们眼中痛苦的中国。当你看到这么多眼中的世界不仅仅拘泥于个人,不仅仅拘泥于自己的成功的人的时候,你大概不太会考虑我自己的成功是什么这件事情了。

Q: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外面这喧嚣的世界有没有影响到你?

  赵嫣一:我觉得我的生活就挺喧嚣的,我朋友也很多,我喜欢养花,大学里面通过养花认识了很多朋友,后面我又接触了植物科普,经常去植物园里面做科普讲解。

  我平常也会认识各种各样奇妙的朋友。有喜欢真菌的,我们就爬山找蘑菇吃;有喜欢出去玩的,我就跟他们一起出去见识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喜欢逛博物馆的,有喜欢听京剧、听昆曲的……

  其实我觉得我没有被排除在喧嚣的世界之外,我也在其中,不是说我在这里面修文物,我就也是一个1920年出生的人,青春的活力也是有的。

 

WDCM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