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韬奋先生逝世七十四周年

2018/7/24 13:20:53

来源:韬奋纪念馆

1944年7月24日早晨7时20分,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在上海病逝。在被病痛折磨的日子里,他仍不忘国家的解放事业,写下了《对国事的呼吁》,呼吁全国团结抗战,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他留下未完成的遗稿《患难余生记》。计划中还有《苏北观感录》和《各国民主政治运动史》尚未动笔。“爱国志士,民主先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对韬奋先生最中肯的评价。让我们缅怀韬奋先生,不忘先辈们为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付出的毕生努力。

WDCM上传图片

他没有武器,却是一名忠贞于祖国的战士;他不是作家,却拥有一大批追随他作品的读者。在抗日救亡的漫天烽火中,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坚持在笔尖上战斗,即使被国民党威逼利诱、甚至被捕入狱也从未停止过抗战。“建设一个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是邹韬奋患难余生最大的心愿。

在首批国家公祭日公祭烈士名单中,邹韬奋是唯一的一位新闻出版界人士。1944年7月,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49岁的邹韬奋在黎明到来之前离去,离开了他一生为之抗争的不平等世界,也离开了他深爱却饱受屈辱的家园。

WDCM上传图片

 

中国人的浴血抗战,抵御日帝国主义的侵略,为的当然是要抢救我们的祖宗所遗留下来的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祖国和千万世子孙的福利。只就这一点说,已经值得我们牺牲一切,为祖国的生存而战,同时也是为世界的和平和安全而战。

──摘自《中国人的责任》

在女儿邹嘉骊的眼中,父亲倾尽一生书写的文字,始终都在为大众说话:“是前进的、不是保守的;是奋斗的、不是屈服的;是要以集团一份子的立场,共同努力来创造新的社会,不是替旧社会苟延残喘。”

WDCM上传图片

邹韬奋女儿邹嘉骊:“爸爸是一个战士,有信念,目标还是很清楚的。他能够接受共产党的帮助、引导,那也有他自己内在的东西,他也在追求,他也要寻找中国的出路。”  

1911年,16岁的少年韬奋怀揣着实业报国的梦想,就读南洋公学,七年寒窗苦读,邹韬奋对文史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不断地吸纳新思潮、新科学,最终他又进入圣约翰大学改学文科。

WDCM上传图片

1926年,邹韬奋接手《生活》周刊,当时创作的内容主要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他尽心尽力办刊的同时还设立了《读者信箱》,帮助大众解答生活、求学、职业和婚姻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问题,他的笔名韬奋也从此传播开来。

1931年,“九•一八”的炮声打破了人们追求新生活的梦想,也将中华民族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邹韬奋以 《生活》周刊为阵地,奋起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除了号召全国同胞向东北义勇军抗日捐款、设立伤兵医院,邹韬奋还开办了生活书店,并在重庆、昆明等地开设分店,一千多种进步书刊的广泛传播,让敌人惶恐不安。

WDCM上传图片

三联书店编审路英勇:“他就是以笔为刀,对抗日的将士表示崇敬,慰问,对那些汉奸走狗表示无比的痛斥,那个时候一大批的青年是围绕在邹韬奋和生活书店的周围,借助他们的书和报刊走上革命道路,走上了抗敌前线。” 

从《大众生活》周刊再到《抗战三日刊》,邹韬奋持续传播抗日进步文化之声,即便被捕入狱,他也从未停止过对国运的思考和抗争。 

WDCM上传图片

在邹韬奋妻子沈粹缜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她写到:“国民党曾经对他有过三次正面的、严重的胁迫和利诱,他宁愿以六次困苦颠沛的流亡生活作为答复,也绝无妥协的余地。”一路千曲百折历尽艰险的邹韬奋,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左耳长期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当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在被疼痛折磨的最后一点时间里,邹韬奋仍旧坚持完成了五万多字的写作。

邹嘉骊:“他最后一篇文章,《对国事的呼吁》,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成为他遗嘱的第一段。”我心怀祖国,眷念同胞,愿以最沉痛迫切的心情,最后一次呼吁全国坚持团结抗战,早日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邹韬奋的这个遗愿也是他抗争一生未能实现的梦想。而邹韬奋“共劳共享共治”的梦想中国,也成为了当时国人最普遍的“中国梦”。

WDCM上传图片

邹嘉骊:“爸爸,你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如果你还活着,看到现在这样美好的事业的蓬勃发展,你将以怎样的精力投入工作啊?”

WDCM上传图片

这里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三联韬奋书店,在这里读书的年轻人已经很难再去体会当年人们对国家的那种遗憾与哀痛。韬奋先生创立的这个因“救亡”而起,以“启蒙”为己任的生活书店,依然遵循着他追求真理、传播新知、服务读者的追求,为大众打造新的精神家园。

路英勇:“每一代三联人都把继承和弘扬三联传统,继承和弘扬韬奋精神,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可以说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出版也是一样的,那么高质量体现在哪里?就是体现在精品力作上,就是体现在像习总书记说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需要我们用带有正能量这样的一些学术文化成果,给大家鼓劲,凝心聚力,把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精神表现出来传播出去。”

 

信息来源:韬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