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陈云学习】“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

2018/8/6 16:18:43

来源:陈云纪念馆

陈云曾担任七年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九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对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他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党所处的时代环境、面临的主要任务等问题,先后提出“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支部是党的基础和堡垒”、“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只有民主,才能集中”等切中时弊的党建思想。陈云一生秉持唯实求真的态度积极抓党的建设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为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

 

陈云向来重视党员队伍建设。1940年,陈云在《巩固党在大后方及敌占区的秘密组织》一文中,提出了“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的著名论断,阐释了重视提高党员质量的原因、在发展党员时要着重注意质量以及提高党员质量的基本路径。

陈云高度重视党员质量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在经历大革命失败和十年内战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被大大削弱,自长征结束和抗战初期,全国登记在册的党员只有3万余人,其中约“有2万多人在陕甘宁边区和部队,整个国统区和敌占区总共才有几千党员”。这种状况显然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相差甚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发出了“大量发展党员”伟大号召。如何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则是作为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首先考虑的问题。

1938年3月15日,陈云主持参与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决议》要求:打破在发展党员问题上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关门主义倾向和“在统一战线中忽视党的发展”“甚至于取消党的发展的严重倾向”。《决议》要求,“把发展党员作为每一个党员及各级党部的经常的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指出“目前党的组织力量,还远落在党的政治影响之后,甚至许多重要的地区,尚无党的组织,或非常狭小。因此大量地十百倍地发展党员,成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号召“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与此同时,陈云还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考虑,提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强调“谁抢夺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夺了胜利,谁就可能有天下”,“不要再把这个机会错过了,否则悔之晚矣”。因此,大量地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成为党目前最迫切与严重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党员数量和规模得到大幅增加,党员人数从1934年3万人到1942年已发展到80万党员,党的力量得到了极大加强,不过这种“急风暴雨”式地发展党员规模,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有些地方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单纯追求新党员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对新发展党员的素质要求,开展所谓的党的突击运动,甚至不经过个别的详细审查,采取集体加入的方法发展党员。有些地方在发展党员中出现了“拉夫现象”,“不择对象硬拉,通过一人带来一大批(烟鬼带路),未经一定手续,小组、支部之考查,区委批准”等,致使许多普通的抗日分子,失联络者随便恢复党籍,甚至一些异己分子、投机分子以及奸细等“坏分子混入到党内”。如在晋察冀根据地的阜平县,有一个人在一天时间内就发展党员60名;在行唐县有人在大街上用摆开桌子写名册方式吸纳群众入党。如此一来,“使党的组织之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和党的组织之巩固程度大大受到损害”。设想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党就无法完成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如何洗刷落后分子,提高党员质量,就成了巩固党员发展成果的当务之急。

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方式及时清除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质量,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呢?陈云提出,“党的发展一般的应当停止,而以整理、紧缩、严密和巩固党的组织工作为今后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党员发展要坚持“只求精不求多”的方针。在此基础上,陈云进一步提出“我们在全党范围内提出党员的质量应重于数量”,这种质量上的提高“使用到革命决战关头,实在是无敌的力量”。1940年,陈云在《巩固党在大后方及敌占区的秘密组织》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的问题。陈云首先指出“为什么要郑重地提出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这个问题”,接着,陈云阐述了提高党员质量的原因、在发展党员时要着重注意质量以及提高党员质量的路径。陈云认为可以通过“严把入口关”、“洗刷落后分子”和“党内教育”三种途径来提高党员质量。

坚持标准,严把入口关。“中国共产党之不同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难出易”。陈云认为:“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正是因为它的党员都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对革命有无限忠诚和责任心,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在这里,陈云已经谈到党员的标准,即: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对革命无限忠诚,是无产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子。陈云在1939年5月,发表题为《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文章,对党员发展工作从理论给予指导,明确了入党资格、党员的成分、入党手续及党员标准等问题。对什么人有资格加入党呢?陈云说,必须承认党纲和为共产主义奋斗者;每个入党者必须承认党纲,但这不等于要求精通党纲,不仅要积极参加抗日,而且要为共产主义奋斗。文章明确共产党员标准。陈云指出“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百折不饶地执行决议;做群众模范;学习”是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他指出:“只有具备以上的六个条件,才不愧称为一个良好的共产党员,才不致玷污了这个伟大而光荣的党员的称号。”

WDCM上传图片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单行本

 

陈云关于党员六条标准明确而具体,基本上涵盖了党员应具备的思想政治觉悟、组织纪律观念、彻底革命精神、先进性和自觉学习理论等内容。第一次完整准确、科学地概括了共产党员标准。严格执行入党程序,从组织程序上保证党员质量,决不能“随便地吸收一个不合党员条件的人到党内来”。陈云在文章中明确“发展新党员程序、恢复党籍重新入党的规定、候补党员的规定”等,科学规范地指导党员发展工作。总而言之,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严格执行党员六条标准,就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提高党员质量,杜绝不良分子混入党内。

洗刷落后分子。不断“洗刷落后分子”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1939年8月,《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颁布后,“洗刷落后分子”更为必要。《决定》提出:“为着巩固党,必须详细审查党员成分,清刷混入党内的异己分子(地主富农商人),投机分子,以及敌探奸细。”1940年7月,陈云对通过“洗刷落后分子”巩固党的方法作了进一步说明,指出,洗刷对象是“内奸分子(敌人及国民党派来的与收买的分子)、投机分子(为个人利益混进党内表现严重的贪污腐化与脱离群众的分子),与太落后分子(不到会、不缴党费、又不做任何工作的挂名党员)”。对于秘密党员问题,陈云指出如果没有经过党的批准,且在加入党前加入秘密团体却隐而不报告党者,一经发现立即开除党籍。对于不遵守党的纪律,拒不执行党的有关决议,经党内教育后仍不悔改者,开除党籍,如开除刘力功的党籍案。

WDCM上传图片

1939 年8 月25 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加强党内教育。在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下,必须注重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阶级教育与党的教育,不断提高党员政治觉悟。党员规模大幅增加后,党内充斥了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问题,中央指出,“各级党部必须根据具体环境与党员政治文化程度,采取各种方式来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教育工作”。如何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呢?要加强党内教育,提高党员的文化水平、理论水平、政治觉悟,要求每个干部和党员经常阅读党出版的书报或其他进步的书报,增加知识,自修深造,在政治上不断提高自己。党员是战斗力的保证,“这虽然不是党员数量上的发展,但这种质量上的提高,远胜于数量上的发展”。如果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到了“……革命决战关头,实在是无敌的力量”。陈云针对一些人只愿意为党工作,而不愿意学习理论的错误倾向,指出“仅仅做了党所分配的工作而不学习理论,还不算尽了党员的全部义务”,所有党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程度及通晓马列主义的基础”。陈云还强调,在新党员入党后要特别注意加强教育。否则,“‘入与不入一样’,反失信仰”。通过洗刷落后分子和加强党内教育等措施,有力地提升了党员质量。这种质量上的提高,远胜于数量上的发展,是革命决战关键时刻无敌的力量。

陈云关于“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的党建命题,具有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通过及时洗刷不合格党员和加强党内的教育等方式,在党员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陈云对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至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党员人数已从1934年3万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121万名党员的庞大组织,极大地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选自《向陈云学习》,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